在国际秘书日(每年4月最后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到来之际,文化与法律学院于4月23日以“秘而有致,书而不漏”为主题,成功举办2025年秘书节技能竞赛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国际秘书日精神内涵的传承,更是学院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推动文秘专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自1955年国际专业秘书协会设立秘书节以来,秘书职业已从传统行政辅助角色演变为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管理岗位。面对人工智能与行业变革的双重挑战,学院以“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为牵引,将国际秘书日精神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活动通过“职业技能展示+专项知识竞赛”双轮驱动,构建起“技能比拼、文化浸润、实践赋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在职业技能展示环节,学院突破传统技能竞赛框架,创新推出“学生摄影作品展”,以美育视角重构秘书职业核心能力。历时3个月的征稿活动共收到跨专业投稿作品100余幅,经专家评审遴选出19幅精品,其中风光作品13幅,人像、静物、生态作品各2幅。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对新媒介技术的驾驭能力,更折射出现代秘书人才所需的视觉叙事思维——通过镜头语言实现“信息精准传达、审美价值传递、组织文化传播”的复合目标。
专项知识竞赛紧扣行业变革脉搏,构建起覆盖“传统技能+数字素养”的立体化考核体系。在保留办公室管理、公文写作等基础模块的同时,创新融入AI工具使用、智能会议等数字化场景,并增设危机舆情应对、跨文化沟通等高阶能力考核。竞赛中,参赛团队展现出卓越的“人机协同”能力:运用数字工具实现高效分工,依托人文素养完成复杂决策,充分验证了我院“技术赋能、人文筑基”培养理念的科学性。
本届秘书节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命题评审,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竞赛案例,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需求对接、竞赛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竞赛现场,参赛学生展现出的“传统文脉传承力”与“数字技术应用力”的有机统一,正是当前行业急需的“π型人才”特质。
此次秘书节活动不仅是一场技能盛会,更是职业教育对接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以文化人、以赛强技、以创促学”的路径创新,学院正为新时代现代文秘专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一个具有借鉴价值的新范式。
(秦垒/文、图;王锦坤/预审;张磊/审核)